在线观看黄网_久久偷看各类wc女厕_日本欧美午夜_操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韓國經濟基本情況

韓國經濟基本情況分析:
一、韓經濟發展歷程回顧
  1948年韓建國后不久,朝鮮戰爭爆發,韓經歷了三年戰爭洗禮,經濟遭受沉重打擊。戰爭結束后,其經濟主要依賴美國的無償援助和優惠貸款。
  60年代韓國經濟開始起步,以第1個“5年經濟發展計劃”為標志,韓開始工業化進程。此時,韓政府開始實施以促進出口為特征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為促進出口,韓將韓元貶值100%,并將多元匯率體系轉為單一匯率體系。當時勞動力成本較低,出口主要以輕工業產品為主,進口中糧食占較大比重。采取措施擴大出口同時,韓還制定了《外國資本促進法》,鼓勵外資流入。外資在當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據統計,1962年外資在韓國內投資中所占的比重高達83%。
  70年代,韓開始著力促進重化工業的發展。1973年韓公布并開始實施“重化工業發展計劃”,大量投資向重化工行業傾斜。這一時期是韓造船、鋼鐵、汽車、電子、石化等工業的萌芽期,也是韓城市化進程開始加速的時期。重化工業的發展對韓國經濟拉動效果十分明顯,1972-1978年韓GDP年均增長10.8%,重化工產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亦由72年的21%上升至78年的35%。同期,韓發起了著名的“新農村運動”,大大提高了農村地區的生產和生活水平。
  80年代韓國經濟開始自由化并開始著手進行結構調整。70年代的過度發展帶來一系列問題,韓政府要求大企業進行合并重組,結構調整主要集中在汽車、重機械制造、冶煉、造船和海外工程建設領域。這一措施促使韓產生了一批大財閥加深了這些大企業集團的市場壟斷。同時,韓開始銀行業私有化,降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障礙,金融服務開始逐步走向多樣和成熟。這一時期韓對外國直接投資的限制亦有所放寬,1984年修改了《吸引外資法》,取消了對外資持股比率和利潤匯出等的限制,對外資的審批亦轉向NEGATIVE系統。
  90年代是韓國經濟逐步融入世界化進程的時期。90年代經濟區域化蔚然成風,新的國際貿易體制逐步形成。韓積極參與烏拉圭回合談判并于1995 年成為WTO創始國之一,1995年韓人均收入首超1萬美元,1996年韓加入OECD,標志著韓正式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同期韓還先后加入了APEC、ASEM等國際組織。
  1997年韓發生金融危機。80年代以來的過度經濟擴張過程中,韓積累了大量外債,外債在GDP中所占比重快速增長,1994年已接近GDP的25%,其中,短期外債所占比重極高,1996年曾高達58%,而韓本身外匯儲備并不充足。大企業為實現自身快速發展不惜大舉借貸進行投資,導致企業負債率居高不下,企業財務結構十分脆弱。據統計,1997年前韓企業平均負債率超過400%,30家大企業的平均負債更高達518%。此外,在金融危機發生的前一年即1996年,韓貿易收支狀況較差,韓寶鋼鐵、起亞汽車等若干大企業又相繼破產,更加重了韓整體的經濟脆弱程度。
  1997年10月,東南亞金融風暴爆發,韓國股市隨之暴跌,韓元匯率急劇下跌,韓國經濟也隨之降到谷底。截至
11月21日,韓外匯儲備幾乎耗之殆盡。韓政府迫不得已向IMF申請了135億美元的緊急貸款援助,暫時渡過了這場危機。
  危機過后,韓政府根據與IMF達成的協議,開始對其經濟進行改革,主要著眼于提高宏觀經濟的穩定性。通過在公共領域、企業領域、金融領域、勞動力領域進行大幅度結構調整和制度改革,迅速地擺脫了金融危機的陰影,提前償還了IMF借款,外匯儲備大幅增加,1997年韓外匯儲備僅為38億美元。截至2009年1月,韓外匯儲備為已增至2017.4億美元。
  二、韓國經濟發展現狀
  近年來韓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GDP年均增長8.6%曾保持了30年。經過40多年的努力,韓已經從一個極為貧窮的農業國一躍成為GDP居世界第11位、外貿總額居世界第12位、擁有發達的造船、汽車、化工、電子、通訊工業、網絡基礎設施名列世界前予的新興先進工業國。1996年韓加入了OECD,成為OECD的第29個成員。2004年韓又提出2010年人均收入達2萬美元的目標。據韓方統計,1962年韓GDP和人均收入分別僅為23億美元和87美元,2004年已增至6801億美元和14162美元;2007年GDP增長率為4.9%,人均國民收入超過2萬美元。外貿總額亦從1962年的0.96億美元擴大到2008年的8572.8億美元。  

據韓方統計,2008年,韓進出口總額8572.8億美元,其中,出口4220.2億美元,同比增長13.6%,進口4352.8億美元,同比增長22.0%。2008年,韓吸引外資117.1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對外投資217.1億美元,同比增長1.4%。

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韓國經濟面臨嚴峻挑戰,金融市場動蕩不安,股市匯市波動劇烈。實體經濟困難重重,出口、投資、消費全面低迷,汽車、房地產等熱點消費迅速降溫。

三、韓國經濟的主要特點
  目前韓國經濟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服務業和制造業比重不斷上升、農林漁業比重日益降低。重化工在制造業中占較大比重,尤其是造船、石化、汽車、電子等行業發達并在世界范圍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
  (二)經濟發展對國外市場和資源依賴程度高,貿易依存度高達60%以上。隨著多年發展國內市場接近飽和,國內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正逐步向中國等國進行轉移。
  (三)大企業作用舉足輕重,三星、現代、SK等大企業集團數量雖少,但創造的價值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