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主要城市 |
巴基斯坦主要城市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ISLAMABAD)
巴基斯坦的官方語言為英語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始建於1961年,1965年巴首都從拉瓦爾品第遷此。位于旁遮普省北部的波特瓦爾高原,海撥600米。面積65平方公里,人口80萬。是一座新興城市,市內布局合理,街道筆直寬闊,建筑新穎,主要有政府大廈、總統府、總理府、議會大廈、最高法院、會議中心、真納大學、費薩爾大清真寺、體育綜合設施以及高級旅館等。住宅區多為別墅式庭院,使館區設在市區東部。市內無工礦企業,沒有污染,空氣清新,花草繁茂,綠樹成蔭,氣候宜人。1992年10月與北京結為友好城市。
百吉斯坦市內主要景點: 費薩爾清真寺(FAISAL MOSQUE) 座落於伊斯蘭堡市區北部,伊斯蘭世界著名清真寺之一,由已故沙特國王費薩爾出資捐建。寺高80米,占地約19萬平方米,可容納萬人同時禱告。寺前廣場有巴前總統齊亞·哈克墓。
小山公園(SHAKAR PARIAN) 位于伊斯蘭堡南部,站在山頂,可鳥瞰伊斯蘭堡全景。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訪巴時一般都被安排在山上栽種“友誼樹”。1964年2月,周恩來總理訪巴時栽種了象征中巴友誼的烏桕樹。此后,劉少奇、李先念、楊尚昆、江澤民、李鵬、萬里、朱镕基等國家領導人也到此種過“友誼樹”。
信德省省會卡拉奇(KARACHI)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信德省省會,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和軍港,全國工商業、貿易和金融中心,也是往來東南亞和中東、非洲、歐洲的國際航空站。 卡拉奇位于印度河三角洲西北側,南瀕阿拉伯海,城市面積591平方公里,市區人口930萬(1998年人口普查數字)。1947-1959年曾為巴基斯坦首都。市內多高層建筑,市場繁華,交通擁擠。
80年代,卡拉奇同中國上海結為友好城市。
市內主要景點: 國父墓(QUAID-E-AZAMS MAUSOLEUM) 又稱“真納墓”,是巴基斯坦國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納(Muhammad Ali
Jinnah)的陵墓,位于卡拉奇市中心,建于1970年。墓頂冠以巨大的半圓形曲面,四周是白色的圍墻,大理石砌成的臺基呈四方形,伊斯蘭風格的方形白大理石陵墓主體屹立于棕櫚樹和各色鮮花之間。整個環境清新幽靜,給人以莊嚴、圣潔之感。
巴圖大清真寺(MASJID-E-TOOBA) 卡拉奇最大的清真寺,位于卡拉奇國防區,中國人稱之為“海軍教堂”,占地面積35312平方英尺,建筑面積5570平方英尺,1969年11月建成。清真寺的主體建筑—禱告大廳呈半球型,全部由白色大理石建造,通體潔白,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格外圣潔肅穆。大廳可容納5000人同時禱告,若包括外面的平臺、走廊和草坪,最多可容納30000萬人。
旁遮普省省會拉合爾(LAHORE)
拉合爾是旁遮普省省會,巴第二大城市。位于伊斯蘭堡東南約300公里,距印巴邊界30公里,人口550萬。是巴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巴基斯坦靈魂”之稱。1021-1186年迦茲納維王朝即建都于此。1525-1707年為莫臥爾王朝都城。主要古跡有大清真寺、古堡、夏利瑪公園和博物館等。巴獨立后建成的巴基斯坦獨立紀念塔和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紀念碑是具有紀念意義的著名建筑。拉合爾1992年與我國西安市結為友好城市。
舊臨時首都拉瓦爾品第(RAWALPINDI)
位于伊斯蘭堡西南12公里,人口141萬。1959-1965年為巴臨時首都。舊總統府、總理府、陸軍總部和國賓館等重要場所均在此。整個城市分新城和老城,新城原為英國殖民軍的兵營,多為老式庭院住宅,現為政府高級官員和富商居住之地。市場繁華,交通便利。老城為平民住宅區,擁擠雜亂。該市的紡織、毛織、皮革等輕工業較發達,手工藝品和刺繡品小有名氣。市內有國家公園和陸軍博物館。
其他城市
除了這些城市外巴基斯坦其他較重要的城市還有費薩拉巴德(巴第三大城市,紡織工業中心)、海得拉巴、白沙瓦(西北邊境省首府)以及奎塔(俾路支省首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