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88年開始實施“經濟結構調整計劃”和“國營企業改革計劃”。1992年后,逐年同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簽訂結構調整計劃協議,在協議規定的期限內馬可獲得一定的援助。1994年馬抓住非洲法郎貶值的良機,擴大傳統產品棉花和牲畜等的出口,此后經濟一度保持較高速度增長。自1999年始,由于國際市場棉花、黃金價格下跌以及油價上漲等因素影響,經濟增速放慢。杜爾總統執政后推行經濟自由化和私有化政策,努力改善投資環境。馬經濟近年緩步增長。
國內生產總值(GDP)(2003年):47.28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3年):441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3年):6.1%。
貨幣名稱: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Franc de la Communauté financière d’Afrique),簡稱非洲法郎(F CFA)。
匯率(2003年12月):1美元≈527.5非洲法郎。
通貨膨脹率(2003年):5%。
失業率(2000年):23.3%。
【資源】 現已探明的主要礦藏資源及其儲量:黃金900噸,鐵13.6億噸,鋁礬土12億噸,硅藻土6500萬噸,巖鹽5300萬噸,磷酸鹽1180萬噸。森林面積110萬公頃,覆蓋率不到1%。水力資源豐富。目前有3個水電站,12個火力發電站,1個太陽能站。
【工業】 2002年,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紡織、卷煙、建筑材料、機修和制藥等。
【農牧漁業】 2002年,農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9.7%。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80%。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40%。1996年,全國已耕地面積350萬公頃,約占可耕地面積的30%。近年來主要農作物及其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1999/2000 2000/2001 2001/2002
小米、高粱 149.9 139.4 155.8
玉米 39.7 74.5 43.7
稻谷 72.3 74.5 108.0
籽棉 48.6 24.3 57.5
花生 21.4 16.6 17.5
(資料來源:2003年度經濟季評)
畜牧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左右。2003年有牛731萬頭、羊1943萬只。漁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近年來平均年捕魚量約10萬噸,其中出口占1/5。全國有7萬漁民,約26萬漁業從業人員。
【服務業】 服務業主要由交通、通訊、商業和行政等部門構成。服務業總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2%。
【旅游業】 近幾年來旅游業發展迅速。2002年旅游業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5%。外國游客10.1萬人。全國有旅行社109家,旅館飯店244家,3927間客房。主要旅游城市有首都巴馬科、古城通布圖和水城莫普提,最佳旅游季節為11月至次年1月。
|